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chapt 1 啟程 (0)

很想要有個清楚的結構,像是電腦一樣鉅細靡遺的展開樹狀結構,把我腦海裡的種種記錄下來方面查找,然而發現結構這回事阻斷了感受,只是忙著把記憶切碎放進不同的籃子裡面,寫跟讀都變成辛苦的工作。

那麼就該說說情懷與感觸。

生活的推擠,浮沉,方向缺乏的2014年,像是面上看起來還好的傷口,卻隱隱的化膿疼痛。
覺得靈魂空洞,面目可憎,於是就訴諸於夢想吧,那個覺得待在那裡都不對的生命階段,就去去流浪吧。

以為是一趟苦行探索,像是轉山的一種虔誠,只是我並非對某個宗教虔誠,而是想對探索追尋這個概念感到神聖憧憬。然而出發前還是受了洗,匆匆的一股熱,希望一趟像是探訪地球盡頭的旅程能夠被祝福,能夠用某個哲學觀解釋接受,像是聽從上帝的聲音,不要畏懼勞苦。

像是傳福音的保羅,多次從耶路撒冷到土耳其到歐洲馬其頓,甚至羅馬,不辭勞苦的傳遞福音,再當時也許被視為異端的福音。

像是希羅多德,像是卡普欽斯基,像是歷代旅行文學,希望能夠在特定方向有所見聞。
像是大博弈時代的探險家,追逐著知識與世界的拓張;但我沒有他們母國的支持與責任。

我以為我像是玄奘西遊,玄奘為了瞭解佛法如何度人,在自己在西安洛陽已經被奉為大師的等級,覺得自己有所不足的前往天竺印度去求取佛法的源頭。

我想了解這世界的真實面貌,但我不曾是大師,但一樣有種去探索未知世界的輪廓面貌的宏願,只是說這些探求,到頭來對自己覺得豐滿了,但對社會又是甚麼?

想像中,台灣世界像是無知的,覺得自己是帶回知識之人,然而才發現那是自己的無知。
覺得自己像是在知識領域中有著多一點的焦躁,也許比潮流還要早兩步開始在尋找相關的知識,但那又如何? 像是2008年的澳洲打工旅行,不是打頭陣的,但也在一波熱潮之前。

然而,自己像是跨越了某條河流,某個知與無知的河流,那麼就該搭起一座橋,讓後人可以參考依循,那該是唯一的價值。

玄奘這個外號好記,但終究無能撐起那個名號的精神。
這個社會並沒有缺少甚麼需要我從旅程中帶回,但我自己的精神營養的確從旅程中有所汲取。

回到台灣半年了。
一方面希望自己可以無縫融回這個社會,有個位置有個期待,然後可以將那份旅程中如影隨形叩問意義的焦躁卸下。一方面又不願意接受自己走了一圈世界卻像是沒有離開過一般。這份焦慮怕是要繼續如影隨形,直到我能夠打造下一個里程碑;而這個里程碑在哪裡,還需要一段蟄伏的過程。

就讓我,走完一段路後,在路上灑一些麵包屑,那麼也許如當初自己閱讀前人的旅程一般,後人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示與對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