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03 動身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韀,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朝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

木蘭詩

一個夠大夠明確的目標,不是為了追逐利益而是追逐意義,那麼全世界都會來幫助你。

閱讀是好事情,然而有個副作用是讓你跟大家想的有點不一樣。
記得有本書叫做 "從第一天就發光:CEO為你打開成功大門",提到辨識自己的熱情。

這句話也讓我一路糾結,第一份工作是UI程式的撰寫,同事和氣,工作還算勝任,但是寫著程式望著窗外藍天,自問這對電腦溝通比對人溝通還要多的工作,是我的熱情嗎?

體驗教育,在室內戶外跟參與者互動的日子辛苦充實著,然而五年過去,這熱情的問題再次縈繞心頭。

一直沒有能確定自己的熱情,但這趟旅程結實的是我的熱情。

沒有人雇用我,沒有業績營收的規定,但對我而言像是一份無償的工作。
擬出概略路線之後一路做著研究,關於旅程背後的故事,簽證的規畫以及風險管理的計畫,爭取著可能的器材贊助,以及資訊與協助,從十月下決心到三月出發。

要感謝的人太多,

也許該從贊助單車的雲豹鈦合金自行車說起,單車上還客製化了logo “Taiwan to Ireland” “Pacific to Atlantic”,對於台灣的冒險文化很實際的支持著;旅途中曾經單車曾經失竊,總算最後失而復得,而過程中那份關心更是無可比擬,只能說揪甘心阿。

文藝青年如我,不懂單車的價值。但是老同事阿哲對單車很有經驗,看到這單車就驚為天人,說這單車的配備很不簡單啊。

而寫了封信去Topeak,也得到很正面的回音,僅可能的滿足我的需求寄了一箱配備給我。

跟南湖企業詢問了Ortlieb防水馬鞍袋 的支持,也收到爽快的答覆。

因緣際會在"接棒啟蒙"的聚會說了自己的計畫,現場的騎友 Michael 表示 本來也打算踏上單車旅程,但計畫改變後把東西轉讓給我,於是漸漸似乎就湊齊了裝備。

拜訪龍潭渴望園區 1998 台灣單車環球的大前輩守忠大哥好幾次,叨擾了幾杯咖啡幾罐啤酒。在他眼中這趟跨亞歐的旅程跟出門去買罐醬油差不多,意思大概是反正有問題路上解決,現代的網際網路跟商業資源跟十幾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那時旅行經過西藏,有錢都不一定找得到店家;現在需要東西網購也不是太難。

後見之明的我,覺得此言當真不假阿。
只是說對一個出遠門前不安的靈魂,守忠大哥這份氣定神閒一方面添加了信心,一方面也幾分錯愕;不過想來實際的問題可以提出來經驗分享,而那份放心往前走的支持感,更是難得。像是在這世界滿滿的擔憂與恐嚇當中,一位先行者拍拍你的肩跟你說,"不用擔心,那些路上會遇到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會迎刃而解的"。

帶領多次單車環島的阿哲也說:"心臟放大顆,一路騎下去就對了!!"

至於金額的贊助,大抵而言裝備的贊助比金額的贊助容易,大概是對商家而言產品的提供在帳目上的挑戰比較小;而也有前輩提醒,金額贊助的合約要看清楚,條件細則裡也許會為旅程添加很多的壓力,像是如果沒有完成旅程的話如何處置,像是金額贊助也許包含記者會等活動的召開,那麼旅程就多了很多公關變數要去考量,而少了那份單車旅行的隨心探索。

然而因緣際會,還是有親朋好友的大小金額贊助,甚至鄰居所屬的團體也贊助了一筆金額,很感恩。

然而就謝天吧,感謝老天爺讓我有這份熱情踏上旅程,有這麼多力量助我一臂之力,而且平安返家。

幾分猶豫中訂了機票,一切就這麼展開了。

想不到,出發的路上友這麼多朋友的祝福,但恕我不一一列舉。

同事 Jerry 開車把人跟單車送到了機場,老同學們老同事們的機場相送,還有跟我一起前往廈門半洽公的同事。

自覺是一個不善社交更愛閱讀的紅髮少年,
慢慢地長大成人。有時覺得自己像是被世界遺棄,跟這個世界有種格格不入。
太寂寞太期待被理解接受,沒有意識到那是多大的一種奢侈,日夜思來想去也沒有個解決。
也許相對於接納世界的流動,更像是希望把世界放進心裡的實驗室裡頭,可以反覆參祥研究自己的生命,於是可以解開生命方程式,然後可以趨吉避凶,逢凶化吉,可以從此幸福快樂?

前一陣子看十三邀 許知遠專訪姜文,姜文說人是整理不好自己的,這像是揪著自己的頭髮想要把自己提起來一樣的荒謬。

荒謬,但那是我的山洞,把時空凍結來舔舐自己傷口疼痛的山洞,然而時空未曾真的凍結,那是看不開的理工執拗,竟然想要分析人生。

上路了,上路了。

關上一扇窗,打開一扇門,跟著生命的流動,台灣島上的種種隨著飛機冉冉升空,我像是冒險者也像是被貶官流放的詩人,到陌生的土地上去完成我的生命任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