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我的應許之地 讀後感

https://kknews.cc/zh-tw/digital/e8zyay.html

2016年的三月份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度過。

覺得一種哀傷感,久久難以忘懷。

耶穌受迫害之後,猶太人反抗羅馬帝國,猶太人被羅馬人擊潰驅逐,在歐洲或中東各地維持著族群的認同生存下來。

耶穌受迫害,要怪猶太人。

在耶穌開始的基督教世界裏頭的猶太人,揹著迫害耶穌的名號勉強生存,卻又總能夠掌握到金錢的權力,但似乎又總無法掌握到軍隊,於是歷史不斷重演,被驅逐迫害的猶太人們。

只有在英國或美國的猶太人有比較好的處境,而英國的猶太人開啟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應許之地計畫。

是悠久文明,是古老文化,是韌性是智慧,是運氣不好。

本書作者梳理以色列建國至今遇到的挑戰,以及因應的方式與心態,跟摸索著以色列可能的未來。

其中,以色列的遺忘,讓我印象深刻。

太多歷史的痛苦,一直揹著讓人舉步維艱,不如忘了吧。

想起在土耳其的憂鬱與瘋狂一書中,土耳其人不知道怎麼面對自己曾經鄂圖曼帝國的輝煌到現在有種狼狽的情境,也是高唱著遺忘的概念。

台灣人的悲哀呢? 是不是不夠疼痛或是在不斷重提中能得到力氣呢? 或是不像猶太人那樣忽視自己的疼痛大踏步向前的舔著自己的傷口?

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不公義,或是對有以色列國籍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也讓我想中國政府對新疆與西藏或回族等等少數民族的態度。某個角度上認同他們的確是國民,但又沒有足夠的彼此認識跟信任,於是國民的責任跟義務都毀澀不明。

也類似土耳其眼中的庫德族。

以色列上演著許多的人定勝天。

上演著謙遜刻苦腳踏實地,以及打出成績之後的驕矜自滿,像是聖經故事的縮影。

一下子耶和華與猶太人同在,擊殺猶太人的敵人取得了土地。一下子猶太人墮落了遠離了神,耶和華借猶太人仇敵的手懲罰擊殺猶太的子民。

以色列復國,應許之地像是耶和華與猶太人同在,於是胼手胝足在沙漠當中建立了以色列的田園,從阿拉伯手中購買或強佔取得了良田。

1948年正式建國,1967年對像以色列宣戰的阿拉伯世界大殺四方,發展了核武,一時之間不可直視。

1973年贖罪日戰爭,像是開始驕矜自滿的猶太人進退失據,於是衍生了屯墾區的概念,希望喚起猶太人的意識,希望在進取當中重拾猶太人的精神。

但同時也讓已經很混亂的局勢更混亂了。

猶太人,不來以色列能去哪裡呢?

可是來了以色列,這個像是超人的國度,心靈真的被安慰了嗎? 或是為了堅強而讓個人的靈魂為了表現剛強而被削弱? 不容許退後與軟弱的沙漠中的伊斯蘭世界中的猶太國家。

可是來了以色列,這裡有著原本的居民巴勒斯坦,該跟他們怎麼保持怎樣的關係? 像是互相掐住了脖子,像是互相用刀子抵在對方脖子上...

當彼此都現出了很多的鮮血,當彼此都在生存中嚐到太多苦痛,於是也都沒有能夠像是普通的人,道歉並且原諒。

同情以色列猶太人的悲傷,他們退無可退。

同情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悲傷,彷彿他們就錯在生在這塊土地,這塊猶太人不能退讓的土地,因為如果退讓他們就會被消滅。

巴勒斯坦的朋友說,讓以色列人回去他們原本的地方,不管是歐洲還是俄羅斯。

以色列的朋友說,讓巴勒斯坦人去他們阿拉伯同胞的土地上,不管是約旦還是敘利亞。

巴勒斯坦的朋友說,我們總有一天會回到屬於我們的土地上的,不管要花多少時間,要花多少鮮血。

以色列的朋友說,我們一步都不會退,這是我們最後的領土,在我們經歷如此多的苦痛之後。

算計,算計著。

這就是政治。

虛弱著慶幸,台灣的問題還算單純。

1 則留言:


  1. 總是倒騰著歷史,簡單敘述著自己對這段歷史的認知,夾敘夾議,但是心中似乎沒有讀者的存在,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段對話,只是把這當作一段筆記一般的撒潑,想想有點臉紅心虛,這樣子的敘述還有臉自稱作家嗎?

    當我把粉絲頁性質虛榮的設定成作家,是否心中有想過作家跟讀者的溝通這回事? 儘管也不認可為了讀者創作這個概念,我筆寫我口,怎麼寫大家比較容易閱讀這回事也不乏有人提醒勸告,但我總不以為然。

    當我看著網路上也找得到的閱讀筆記,比我摘錄的更全,敘述的更深刻,那麼自己的敘述又算甚麼呢?

    閱讀筆記是書籍本身的轉譯,當我貼上閱讀筆記的時候,我也想轉譯這一本書籍,但是否能讓人有餘韻的有感受呢?

    跟旅程連結著,跟土耳其,跟中國,跟台灣,沒有甚麼敘述結構的隨意連結著,覺得有點臉紅害躁,然而那是一份努力。

    日前參與的樹百人課程提到大歷史這回事,也團購了大歷史一書,書中整理了世界的發展大脈絡,自己也從聖經故事閱讀中感覺到人類發展的進程。

    真是萬物相連的概念。

    以色列跟聖經故事相關,尤其是舊約,
    是猶太人的會堂經典。

    以色列跟耶穌的釘上十字架相關,
    猶太人視耶穌為先知之一而非三位一體的真神,
    等於跟延續羅馬帝國的整個歐洲對著幹,

    更別提耶穌這革命份子是被既得利益的猶太人操作,
    讓羅馬人把他釘上十字架的。

    以色列跟巴勒斯坦這塊土地相關。
    巴勒斯坦認同也就是阿拉伯認同的一環,
    阿拉伯認同的起源是想要脫離鄂圖曼土耳其而獨立的民族思潮。
    會有這個思潮,是一戰的英國跟土耳其對槓,英國去土耳其後院放火慫恿的。

    ...
    ...
    ...
    說著說著,又想要交代歷史的因果。
    我知道它是交待不完的,也有很多好網頁細細分析其中緣由。

    那麼這跟台灣的關係是什麼呢?

    以色列人怎麼看待認同?

    猶太人裡頭也有很多分支,西歐猶太人(有錢人),東歐猶太人(被納粹殺得差不多了),俄國猶太人(有科技有耐性,但是比較不在意民主價值),中東猶太人(跟建立以色列的西歐猶太人想法風格滿不一樣)。

    或是建立以色列國刻苦耐勞的第一代,經歷屠殺迫害苦難的移民一代,以色列土生土長的下一代,都有不同的看法。

    或是信仰虔誠覺得在巴勒斯坦這塊土地上生活驅逐阿拉伯人是天經地義的,或是務實理性的尋求最佳做法的人...

    相對於台灣,你是要統還是要獨? 你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 你是外省人還本省人? 或者是日本人美國人?

    以色列人怎麼面對困境?

    有鷹派,不惜一戰,認為戰爭可以催生國家認同。
    有鴿派,避免戰爭,認為戰火會蔓延升高對生存不利。
    有不理會的,夜夜笙歌,覺得那些沉重的事情太辛苦了。

    相對於台灣...

    我發現這似乎是論文討論的題目,不是我一介路人可以說得通透的。

    我的感動是甚麼?
    我的發現是甚麼?
    我的感受是甚麼?

    書寫是要為了找到自我,我想我才在剛開始的路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