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4日 星期六

chapt 2 遠方的家鄉 (0)

DSC_0022

飛機降金門,第一次全副武裝上路,歪歪扭扭個與培竹兩人騎往金門青年活動中心。

第一次前往金門,離島風情跟台灣風情還是有著差別,也許在於日本風格淡了,南洋風格強烈了,不知怎的呼喚起香港或是新加坡的畫面,也許是在清末明初的變動年代,這裡也有著第一批的出國碰運氣,混的好的就回家鄉蓋洋樓吧。

金門有名的菜刀與八二三砲戰,是風雨飄搖台灣的前線重地。
已經不再運作的坑道曾經君是枕戈待旦,沙灘上斜插的鋼條是反登陸的設施吧,洋樓上的彈痕說明了曾經的巷戰。

而已經有歷史的碉堡,牆面,偶爾還有毋忘在莒,反攻大陸的字樣。
經歷救國圖2000年前後把反共跟救國兩件事情脫鉤,生活中只剩下一些偏鄉還遺留反攻大陸的精神訓話,這是台灣的遺緒,台灣的怎麼說怎麼不對的錯亂感。

依循著中華民國憲法,政治實體運作著,我們投票自治一切理所當然。
然而也是這個憲法的領土宣告,跟歷史敘述的角度,讓我曾經理所當然的信服學校課本的教導,那個秋海棠,以及竊占中國的中共。曾經飄過腦海的不懂,是1911到1949如此多的風風雨雨,但1949至1997(我的國三)只有十大建設六年國建,沒有風也沒有雨。

那時的我不懂政治,只有偶爾對於台灣人講台語台灣話這個論點覺得有點困擾,因為我是客家人。小學作業簿上就有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中國秋海棠是我們的領土也從來沒有懷疑,儘管兩岸敵對這個事實也同時並存在我的腦海裡,從未感到矛盾,還記得小學課本裏頭有著國父蔣公,儘管也沒有特別教唱了,但我基於他們是課本裏頭的大人物,也頗有趣味的研究著歌詞試著吟唱。

直到高中時代,被同學說我被洗腦嚴重,才突然發現課本中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種種竟然介紹的如此之少。接著才發現近代史上的是非對錯其實還浮動,但是在課本裡的好人壞人已經標定得清清楚楚。接著發現關於萬惡的共產黨的敘述也少的可憐。

自此,台灣史,中國近代史,是一個從小學三四年級被導師封了歷史小博士的我的莫大好奇。台灣到底經過了甚麼? 大陸又經過了甚麼?

2000年政黨輪替,殺人魔王蔣中正的論點呼聲越來越大,成為新的風潮。同時自己好奇著共產黨到底基於甚麼讓所謂正統的國民黨匆匆播遷來台? 這些議題也成為跟父親對話的主題,挑戰了父親的世界觀,於是在父親曾經焦慮語重心長的質疑:"你是要成為共產黨嗎?"

所謂存在即意義,中國共產黨拿下了中國政權不會是平白無故,就算是蠱惑人心也要有所本。
而中華民國歷史教育對我信用破產,那麼所謂共產黨的倒行逆施會不會也是一種宣傳?

一路展開閱讀,一路覺得有種疼痛感。
還記得在湖口裝甲兵學校受訓時正看著史景遷的天安門,看著近代救亡圖存時刻念著救國的一個個臉孔,即便有些嘗試在今日而言顯得愚蠢,但依然讓人動容。

金門的景物像是停留在時空隧道一般,戰爭的氣息已經遠走,但整個台灣籠罩在一種不安之中。
過兩天要小三通搭船過去廈門,同樣都是門卻遵照不同的遊戲規則,不同的貨幣,不同的系統,不同的社會結構,一切都如此的不同。而我即將要在這很不同又很相似的世界生活好長一段時間,興奮有之,擔憂有之。

而想起 毋忘在莒,反攻大陸的說詞,在2015年的時代氛圍當下,覺得一種深深的滑稽跟哀傷。
滑稽在跟當下的情景對比有種荒謬感,哀傷在台灣似乎在次慢慢陷入一種風雨飄搖當中,而我們--或者只有我,對世界的認知是如此的有限,關於台灣史跟中國史都不容易辨識東西南北,然後在引述著美國新聞,想望著歐洲價值複製著芬蘭教育,放大中國的不堪或強大….

於是這是一場人生的出逃,也是夢想的追逐,也是一個世界認識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於是中國,是我祖輩的家鄉。

也是我教科書教育中的家鄉。
台灣地理沒啥印象,只記得考題盡是甚麼鐵路連結哪裡到哪裡,哪裡盛產甚麼礦,哪裡種什麼植物。而且這些行政劃分根本就只是一個空中閣樓。

我覺得自己像是銀翼殺手中的人造人,被植入了一份記憶,記憶中,中國是我遙遠的故鄉,台灣家園只有模糊影子。
而當代台灣政治正確編織了植另外一份記憶,基於前一份記憶用台灣家園取代中國故鄉,中國故鄉只有刀光劍影。

而天生的頭髮不黑,與一身的雀斑,我想歐洲也是我的故鄉。
或者我們都是非洲人猿Lucy 的後代,那麼非洲也是我的故鄉。

我要回家,世界是我的家。
我的家人在台灣,但也許我的家鄉在遠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