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讀後感] 想像的共同體

https://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223537

...

這本書解答了我多年的困惑,關於台灣人中國人這些標籤的紛紛擾擾。

兩個啟示:

1) 民族主義是被塑造創造出來的,所以不管是台灣人中國人都在找自古以來的證據來支持這個論述。

所以,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不用那麼認真,因為都是跟劉邦斬白蛇一樣尋找正當性的故事。

2) 正因為民族主義是被創造出來的,所以可以跟著自己的熱情跟信心,去努力形成一個新的共同體。

所謂的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充分可以延續過去因為日本殖民而形成的共同體,
加入國民黨時代的種種,東南亞新移民,以及兩岸的難分難解的新共同體。

=====

作者有愛爾蘭血緣,愛爾蘭面對英國跟台灣面對中國有些雷同之處。
同樣隔了一個海峽,長期的歷史影響所以有同樣的主要語言。
同樣面對海峽對岸的長期殖民差別待遇,形成自己的認同體系,也在強化自己的獨有文化。

作者提到,

出生自愛爾蘭家庭,在美國求學時,在同儕中有英式口音。
回到英國之後一開始有美國口音,後來又是愛爾蘭口音。
像是跟對岸夥伴一說話就露餡,藏不住的台灣口音,像是一個標記。

而這個差異,讓人思考,到底我是誰? 我跟你一樣不一樣?
真的差別很大,大家都沒有意見。

然而就是在那些小差異,要找相同點相異點都可以,那就看你要找甚麼了。

而譯者吳睿人,在芝加哥大學的博士論文就是在討論台灣民族主義的起源。
因此有這本書的翻譯問世(1999年)。

這本書(英文原版)1983年出版,至今覺得還是滿引人入勝。
覺得行文輕快,資訊量又很大,看完之後還覺得意猶未盡,
因為旁徵博引的,有些延伸自己的認知,有些是自己的全然未知。
論點頗新奇,覺得是好書。

作者因緣際會地在印尼做了幾年研究,

之後因為寫了一篇文章戳破了印尼政府的官方說法被印尼政府禁止入境所以去泰國待了幾年。
所以能夠以東南亞的在地文化,以及歐洲殖民母國的政策,以及後來各國政府獨立後的政策,
對比歐洲與拉丁美洲之間的關係演變,試著看清楚民族主義怎麼形成的。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民族主義,自己是哪個國家民族的人這個想法的形成。
從1800年代才漸漸形成,隨著歐洲地理大發現形成的歐洲與美洲之間的羈絆開始形成,開始演化至今。

在那之前,皇帝,或是宗教的認同,比自己是哪個民族還要來的更明確好懂一些。
於是從歐洲國家因為印刷資本主義興起開始有印刷品的販售,
才連結起一群你從未碰面但卻可以想像他們的存在的族群,
然後而開始形成的民族論點(英國人,法國人...)。

當今的民族主義,就是這民族論點在世界各地轉了一圈,漸漸形成的。
從歐洲跟美洲之間,殖民地與殖民地母國之間的拉扯開始,
然後歐洲各國的君主開始偷換概念讓自己擁有統治民族的正當性,
像是從歐洲國家對殖民地增刪著歷史已成立自己的正當性,
殖民地取得自主權後之後的換湯不換藥,一樣在努力確定自己的疆域跟歷史主體性。

中國也從清帝國過渡到共和國(不管 PRC or ROC 都是 republic)
是相對於帝制的政治制度,然而又需要延續這個帝國的營運,於是需要發展出種種的想像方式,來維持運作。
而日本人努力讓台灣人覺得自己是日本人,後來國民黨努力讓台灣人覺得自己是中國人,都是類似的行為。

民族主義,把人歸類民族,本來就是一個想像。
像是自我實現的預言,因為人們漸漸接受習慣這個想像,根據這個想像行為舉止,於是想像就成為事實了。其中對歷史的記憶與遺忘,建立塑造誰是自己人,誰不是自己人的一些概念偷換,也很微妙,要記得的,同時也是要忘記的,就是選擇性的記憶了。像是我們被記得抗日卻不記得台灣被美國空襲的歷史,這就是一個共同體的塑造,只是這個塑造排除了一些族群,所以被詬病至今。

最特別的是最後的後記,1983到1999,這本書十多年來在各國陸續出版的過程。
從沒沒無聞到被相關科系當成參考教科書的歷程,也是民族主義這個議題被各國陸續關注研究的過程。然而因為這本書舉例了很多國家的歷程,民族主義也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跟一些機緣,

這讓本書在各國翻譯問世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故事,也是一個各國國情的觀察。

總之,好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